发布作品
    楼主
    胡渣大叔爱玩车头像胡渣大叔爱玩车头像

    胡渣大叔爱玩车

    领克03车主·车龄3年

    • 圈友鲜试官LV1圈友鲜试官LV1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精英创作者LV4精英创作者LV4
    • 登录大师LV5登录大师LV5
    • 懂车评论员LV4懂车评论员LV4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大众ID.7 VIZZION试驾体验

    01-18发布于:ID.7 VIZZION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圈友鲜试驾

    大家好,我是鲜试官领克03圈主,本次试驾车型:大众ID.7 VIZZION 2024款 PRO版!展示车型:大众ID.7 VIZZION 2024款 首发版!


    【静态体验】


    1、外观

    去店里拿车我第一眼看到实车之后就眼前一亮,虽然造型没有那么的个性化战斗化,但是整体外观还是比较符合我的口味的,会更加偏向年轻化,全车身没有太多的流线性线条,车头还是保留了一些大众家族式的设计,车尾依旧是目前比较潮流的贯穿式尾灯!

    全车我最喜欢的还是车门的门把手,做了半隐藏式的设计,然后把手内侧是做了按钮的设计,开门的手感是真的很舒服,可以很轻松的打开车门,而且我个人感觉会比传统门把手及全隐藏式门把手更加受众一些,虽然全隐藏式门把手会更好的减少风阻,外观上会比较美观一些,但是在北方地区,还是会有很多不便,最热门的就是冻住了打不开、电路导致门把手弹不出来等问题,所以最便捷的还是传统式门把手,在这个基础上美观化就是半隐藏式的了!

    ID.7外观有五种颜色选择,我个人比较推荐的是云杉青或者星黛蓝这两款颜色,外面阳光下是真的显高级感,而且在地库或者夜晚光线不足的环境下,也能有种神秘感!

    2、内饰

    试驾车内饰为云青色,搭配了蓝色及灰色作为一些点缀,坐进去第一感受就很舒心,而且内饰的设计风格跟内饰颜色真的很搭配,不会有别扭的感觉!


    车内最让我新奇的就是它的怀挡,以往的怀挡都是上下拨杆,ID.7却是上下旋钮的,而且还在拨杆上面配备了电子显示,试驾上手的时候直接把我整不会了;中控大屏及方向盘上都做了很多触摸式的按钮,其实我对触摸式按钮还是比较反感的,主要之前试驾第一代领克09的时候也是用的触摸式按键,但是太过于灵敏了,导致很多时候误触,但是ID.7的触摸式的跟苹果的HOME键一样,反馈比较明显,而且没有领克09那么灵敏,需要用力按了才会有反馈,这点还是比较不错的!


    车子内饰用料也是打破了我对大众以往的感官,大多数能够触摸到的地方基本都用了软包,这点比同为合资品牌的别克好很多;杯架位置上面的滑动板我个人感觉有点多余了,以正常的用车环境,滑动板基本可以说是后期荒废的,算是比较鸡肋的一个功能!

    3、空间

    先讲一讲乘坐空间,我作为一个183cm,体型比较偏胖的选手,第一排调整舒适位置,坐进去不会感觉到拥挤,腿部空间也比较充足,头部因为有天窗,所以头部空间很富裕,座椅的包裹性只能说还可以,并没有很强烈的包裹性,不过头枕位置还是会有一点空隙,刚开始开了大概有半个多小时,脖子就有点累了,后期可以加一个颈枕;座椅的下部位置还是能很好的贴合腰,并不会感觉到累!


    前排不动的情况下,腿部空间大概一拳多两指左右的空间,还是相对比较宽裕的,但是头部空间只有三指多点,主要是因为车型做了掀背式,牺牲了一些后排的顶部空间;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后排的头枕做的很舒服,很好的贴合了颈部和头部!


    说完乘坐空间,接下来讲讲储物空间;前后排的储物空间其实都是大同小异,不过在车门的储物凹槽处做了翻毛处理,这个是我没想到的,看着用料很足,实际后期还是比较难打理;后备箱做的还是比较大的,正常放三到四个20寸常规尺寸的行李箱还是没问题的,日常用车搓搓有余了,出去旅行也能满足!


    【动态体验】

    1、动力

    切换运动模式下,起步还是比较强烈的,但是也仅仅是起步阶段,大概到40-50码的时候,推背感就不是很明显了,整体的提速也是比较线性,并没有明显的猛烈提速的那种感觉;销售说百公里大概7秒左右,我前后尝试了三次,感觉大概差不多8秒左右,总体表现还是不错的!


    舒适跟运动模式下,油门踏步给我的感觉是很像油车,中途再踩油门的时候,虚位很小,并不会像其他部分新能源一样,有比较大的一个虚位,基本能做到随踩随有;但是刹车踏板给我的感受是比较糟糕的,虚位很明显,前半段基本上没啥刹车效果,必须要深踩刹车踏板才行,最开始不习惯,差一点追尾,而且刹车踏板的阻尼很硬,需要很大力去踩,再加上虚位,整个体验下来,脚已经很累了!


    2、操控

    试驾路段有公路,高架,双车道及一些被重卡压坏的坑洼路面,整体行驶下来,避震很好的过滤了很多路面上的反馈,特别是在高架上面经过连接缝的时候车内并没有反馈感受到,在家用车型里面ID.7的避震效果还是比较优秀的了!


    在城市道路中进行变道超速及转向的时候,方向盘还是蛮精准的,基本可以说是指哪到哪,30码左右过弯的时候也很干脆,而且转弯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侧倾等问题,底盘还是很扎实的,就是方向盘阻尼有点重,我开习惯阻尼轻的之后有点不太习惯了!


    3、配置

    先说说优点:①车机:界面交互还是很顺滑的,关键还支持地方方言,这个是我没想到的,语音交互响应反馈也很迅速,销售说可以连续指令对话,但是实际操作下来,还是只能一个指令一个指令的去操作!②空调:这只能算是一个比较新奇的吧,可以做到自动上下扫风,自定义吹风位置,主要自己车没有,都得手动调整,还有一个是听销售说有个黑科技是可以根据阳光照射进行智能调整吹风位置,这个目前天气比较冷,没体验到!


    接下来说说缺点:①胎噪:虽说做了双层夹胶,但是胎噪上50码的时候就开始明显的提升,但是100码左右的时候风噪不是明显!②升降车窗按钮:这个设计瞬间让我小脑萎缩了,刚上车的时候发现只有两个车窗按钮,只能控制主副驾的车窗,销售说按一下REAR,才能控制后排左右的车窗,然后长按是同时控制四个车窗,我就在想,我要是在开车,这功能岂不是很麻烦,因为没办法第一时间知道有没有按REAR这个按键,车上有人的话,按错了反而会社死,一点也不人性化,不如直接做四个车窗按键来的舒服!③倒车影像:这点我得吐槽一下了,20多万的车子给了一个标清的镜头,现在很多20万以内的车子都标配高清镜头了,而且真正能看清的距离大概1米左右,超过这个距离之后就开始虚化变形了!


    【选买对比】

    1、车型选择

    目前一共有AIR版、首发版、PRO版和PRIME版,我个人比较推荐PRO版,可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了,虽然比首发版多了7千块钱,但是给到的配置远远超过了这个价格,无论是方向盘加热,还是座椅通风加热,这些都是现在买车很多人都会考虑的,PRO还给第二排做了座椅加热,这个是我没想到的;想要驾驶乐趣的可以考虑买PRIME版,毕竟四驱加20寸轮毂还是很吸引人的!


    2、总结

    整体这款车还是相对不错的,用料也算扎实,价格方面我个人觉得还算是比较亲民,能耗方面前后行驶了城市道路,乡下道路,市区拥堵道路及高架,没有开空调,车上两个成年人,全程舒适模式,完全以一个正常用车的环境,行驶下来综合能耗是17.1kWh/100km(仅供参考,每个人的驾驶习惯不一样);我个人感觉动能回收还得改进一下再轻微一点,现在稍微有点重了,多少有点晕车!


    这款车的定位是家用型,后排左右两侧都增加了安全座椅的接口,主驾驶车门位置还配备了电子式的儿童锁,综上所述我个人会比较推荐家里有小孩的家庭购买!刚出社会或者还没结婚的小年轻,我个人感觉除非家里强烈要求买合资可以选择大众ID.7,不然的我更推荐国产品牌,国产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此次试驾贴仅代表我个人的感观,试驾时间比较短,没有好好的深入探索,有问题请在下方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作者提到的车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