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自主全球车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中国汽车报头像中国汽车报头像
    中国汽车报05-14

    5月9日,昊铂品牌自独立组建传播团队后,首次与北京媒体进行深度交流。其中,昊铂品牌市场部部长邱亮平的发言给《中国汽车报》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邱亮平在交流中强调,昊铂品牌始终秉持全球化视野,致力于融合全球尖端科技,不断超越全球标准。品牌以全球设计理念和全球智能制造为核心,坚定地瞄准全球市场,致力于实现“昊铂生而全球,风靡全球”的宏伟愿景。

    回顾过去,燃油车时代,自主品牌虽曾怀揣全球视野,努力打造如奇瑞瑞虎5、长安CS75、哈弗H6等全球车型,但当时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第三世界国家,虽然销量可观,但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却相对有限,难以真正跻身全球车型之列。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自主品牌迎来了新的机遇。如今,自主品牌电动汽车已经成功打入发达国家市场,并获得了相当的认可与影响力。以昊铂HT等车型为代表,自主品牌再次踏上冲击全球市场的征程,开始倾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

    01 自主全球车型正当时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汽车行业正逐步迈向全球化。全球车型,作为汽车制造商针对全球市场精心设计和开发的产物,不仅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认可度,更代表着汽车制造技术的巅峰和全球市场的共同需求。

    全球车型旨在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法规、气候环境、道路特点和文化需求。它们经过多轮严格的测试和改良,确保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展现出卓越的性能表现和安全性。相较于国内版车型,全球车型在设计和开发阶段就融入了更多全球化的考量,使得它们的性能指标更为强悍,整车稳定性更加卓越。

    许多知名品牌都推出了成功的全球车型,如丰田卡罗拉、本田雅阁等,这些车型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销售,并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赞誉。此外,还有一些全球车型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如帕萨特等,这些车型在国内生产后,根据国内市场的特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指出,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功。根据相关数据,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一度超过50%,显示出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正并驾齐驱,甚至即将超越燃油车的趋势。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特别是在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出口方面,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纪雪洪进一步分析认为,当下以及未来10~20年,是中国汽车从研发平台、产品架构、营销体系、品牌打造等方面全方位采用全球视角的关键时期。自主品牌应抓住这一机遇,尝试打造具备广泛接受性和认可度的全球车型,以提升品牌自身以及中国汽车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这将是中国汽车产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重要标志。

    02 新能源汽车海外机遇多多

    全球车型无疑是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于有远大志向的自主品牌来说,这一趋势不容错过。全球车型的批量生产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大幅度降低单位成本,带来显著的成本效益。同时,这些车型通常集成了最新的技术和设计理念,通过资源共享,能够显著提升车企的整体技术水平。此外,全球车型还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品牌推广,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推出成功的全球车型对于车企而言,是提高品牌影响力、降低成本并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指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这为自主品牌打造全球车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众、丰田等传统汽车巨头也在加速电动化转型,自主品牌必须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否则机遇稍纵即逝。

    要抓住这一机遇,打造全球车型并非简单的进出口,而是需要企业在全球市场本地化、建立优势供应链及无障碍销售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综合能力。其中,技术的先进性和设计的适应性是首要关注点。以昊铂品牌为例,该品牌与中国航天携手成立了“昊铂科研实验室”,构建了全球领先的研发与设计体系。在产品设计上,昊铂聘请了超跑界的灵魂设计师——原法拉利设计师Pontus Fontaeus担任首席设计师,并且其产品均诞生于全球惟一的新能源灯塔工厂。其中,2024款昊铂HT还搭载了行业领先的无图NDA系统,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适用性。

    据悉,除了技术的广泛适应性,满足全球最高安全要求外,广汽新能源旗下品牌如埃安,还致力于解决新能源汽车的补能问题。通过在海外建立全球最广充电桩适用范围(大于99%),用户可以驾驶第二代AION V从中国自驾到东南亚,沿途无需担心充电桩兼容性问题,实现了真正的无忧出行。

    可以看出,中国自主品牌在全球车型的打造上正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和决心。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布局,这些品牌将有望在全球汽车市场上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03 全球车型宜步步为营

    全球车型的打造无疑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需要克服诸多挑战。张翔指出,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相对较低,与国际巨头相比,国际化经验不足,特别是在营销网络和维修服务体系方面尚不完善,这些成为自主品牌打造全球车型的主要障碍。

    然而,从营销角度来看,一些自主品牌已经开始积极应对这些挑战。纪雪洪透露,多年前,某自主品牌的营销负责人便来到北方工业大学招揽人才,以储备既了解汽车也了解国内外市场的综合性人才,为海外市场的拓展和全球车型的打造提供有力支持。这一细节表明,一些自主品牌已经开始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并在积极储备和培养国际化人才。

    2024北京车展上,各大自主品牌的全球化格局已经初露端倪。例如,吉利汽车推出的浩瀚架构,旨在打造具备全球五星安全标准和技术领先性的产品。吉利旗下还有多个全球品牌,显示出其在全球市场上的雄心壮志。虽然有些车企并未对外大规模宣传,但它们正在默默地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

    中国汽车产业正在实现产品、技术、人才、管理全产业链的输出,全球车型的打造已经被众多自主品牌纳入重要议程。近日,比亚迪在海外平台公布了旗下首款皮卡车型的信息,预计将成为一款“全球车型”。这一举措显示出比亚迪对海外市场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布局。

    然而,张翔也提醒,全球车型的打造并非易事。由于需要满足各地的标准和法规,验证和开发的周期更长、成本更高、难度也更大。因此,自主品牌在打造全球车型时,应分阶段、分步骤进行。他建议,首先针对欧洲和美国这两个标准相对完善和严格的区域开发适应性车型,如果产品能够在这两个市场顺利打开局面,再在此基础上开发全球车型将更加容易,也更能为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树立良好形象。

    总之,全球车型的打造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自主品牌在人才、技术、营销等方面进行全面布局和积极应对挑战。通过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全球车型的打造,自主品牌有望在国际市场取得更大的成功。

    文:郝文丽 编辑:郭晨 版式:王琨

    给小编加个鸡腿!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