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大众 ID.BUZZ 能否复刻 T1 传奇?

    42号车库头像42号车库头像
    42号车库2022-03-10

    凌晨两点熬夜看一场远隔万里的汽车发布会,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疯狂?

    北京时间 3 月 10 日,大众在德国汉堡正式亮相了大众 ID.BUZZ ,一款纯电动的 MPV 车型,同时有五座乘用版和厢货版,此前奔驰也发布了自家的纯电 MPV——EQV ,但并没引起多大注意,那么一台大众的纯电 Van 为何有这么大的魔力呢?

    什么叫经典?

    即便你不是大众粉、不是 Van 粉,但大概率也在《绝地求生》、《赛车总动员》、《阿甘正传》、《旧金山大赛车》等游戏或影视作品中见过一款复古圆润的「面包车」,它便是诞生于 1950 年的大众传奇面包车 T1。

    T1 的诞生非常有趣。在 1947 年,荷兰商人 Ben Pon 到德国谈生意,看到大众工厂的板车在拉货工作,于是来了灵感,提笔画下了一个,四角塞车轮,长得像「面包」的小货车,并称其为「Transporter」,虽然当时周边没人看好这个「面包车」,但 Ben Pon 还是将图纸上交给了大众总部。一年后大众来信说,要量产这个「可爱的家伙」。

    1950 年 3 月,与另一个经典甲壳虫共线生产的 T1 正式下线并交付,所以我们必须清楚的是,T1 是大众品牌历史上的第二款车。

    后置后驱、独立悬挂、皮实耐用、外形可爱的 T1,很快得到了消费者的口袋的投票认可,迅速进入千家万户,承担起各种职责。

    得益于皮实耐用的机械品质,人们在不同的领域,都对 T1 有着不同的要求,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官方对 T1 进行了各种版本的生产。

    但将 T1 带向全世界的功劳,可能要算到美国的「嬉皮士」身上了。在上世纪 60 年代,提倡「爱与和平」的嬉皮士运动席卷了全美,成千上万的嬉皮士们,在流浪的途中,选择 T1 为自己的「伴侣」,在外观和内饰上,都进行了很多装饰和调整,形成专属于嬉皮士的独特美学流派。

    而后大众的面包车,从 T1 一路更新到去年亮相的 T7,被赋予的功能也慢慢超脱出拉货。对于我们国内来说,大众面包车最早的印象,可能是来自于 T5 版的迈特威。

    但不管怎么说,大众仗着「年事已高」,手头上最不缺的就是「经典」和「情怀」,而在纯电时代,大众既要把经典延续下去,还要给赋予其必要的历史使命。

    那么大众 ID.BUZZ 能复刻 T1 的传奇么?

    先来看看它的产品力。

    设计

    在这个「看脸」的年代,拥有一个好的设计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而很多时候,所谓潮流就是一种复古的轮回,这点在大众 ID.BUZZ 身上再明显不过了。

    首先双色的拼接车身以及车头硕大的「VW」标志都明显在致敬 T1,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其后窗旁有三道类似散热口的装饰,这是因为大众 T 系列前三代都采用的都是后置发动机。

    除了诸多的「致敬」元素,前脸两侧的大灯组和贯穿式的灯带,搭配下方菱形的镂空等设计,让你也能很容易认出这是一辆大众 ID. 家族车型。尾灯采用时下流行的贯穿式,配合双色的车身,层次感不错。

    来到车内,方向盘还有中控和仪表一大一小的两块屏幕还有方向盘让人非常熟悉,不得不再次吐槽下仪表盘小就算了,黑边真的「可以停航母」了。方向盘左边是灯光调节区域,旁边还有个小储物槽,还是非常符合传统燃油车使用习惯的。

    一个有意思的设计是,左右侧滑门的开关放到了中控屏下的空调出风口上,下方还有一个隐藏式的杯架,在收起来的时候可以实现主副驾的贯通。

    从整体设计来看,大众 ID.BUZZ 把复古和现代两种风格融合得十分到位,颜值上大众 ID.BUZZ 先下一城。

    车身

    聊完充满特色的设计,大众 ID.BUZZ 其他方面的产品力就显得非常平庸了,毕竟作为最「内卷」的中国市场,大家对电动车的眼光也比较苛刻。

    新车提供五座乘用版和「Cargo」版,后者即为厢货版,相比乘用版后半部分车窗锁死并且取消了左侧车门。其实这种情况在国外十分常见,在欧洲经常能看到大爷用「Cargo」版奔驰 V 级去拉木头。

    从车身尺寸来看,大众 ID.BUZZ 的长宽高为 4,712 x 1,985 x 1,937 mm,在坐满五人的情况下容积能达到 1,112 L,后排座椅支持比例放倒,并且全部放倒后容积可达到 2,205 L。

    有意思的一点是 大众 ID.BUZZ 从长度上来看这是紧凑型的定位,但宽度却接近 2 米,这里推测是电池包尺寸拉大了车型的宽度,至于为什么是五座和紧凑型的车长后面再说。

    同时作为一款诞生于 MEB 纯电平台的车型,得益于较短的前悬和后悬,大众 ID. BUZZ 的轴距达到了 2,988 mm,而近乎 3 米的轴距在传统燃油车上一般车长在 4 米 9 左右。

    三电

    对于纯电动车最重要的电池,大众 ID. BUZZ 搭载了一块 82 kWh 的三元锂电池包,实际可用为 77 kWh ,官方没有公布具体的续航,这里推测 WLTC 续航在 400 km 左右。

    动力方面,大众 ID. BUZZ 采用了一台后置最大功率为 150 kW,峰值扭矩为 310 Nm 的电机,参数与 ID.4 和 ID.6 上一致,这里预计百公里加速在 9 秒左右,相比于传统的燃油 MPV ,结合展车给出的 21 英寸的大轮毂,后轮胎宽度更是达到 265 mm,可以期待大众 ID.BUZZ 有一定的驾驶乐趣。

    充电方面,大众 ID.BUZZ 唯一的充电口在尾部,支持 170 kW 的快充,这种取消慢充的操作在蔚来 ET7 上有看到,不知道会不会成为今后的一种大趋势。值得一说的是,大众 ID.BUZZ 也支持对外放电,虽然不是什么新技术,但对于喜欢在户外「吃着火锅唱着歌」的用户来说十分友好。

    辅助驾驶

    在辅助驾驶上,ID.BUZZ 应用了大众的最新版本,不仅包含了紧急制动、车道保持、记忆泊车外,还有两个比较有趣的功能。

    一个便是 Car2X 功能。这个功能不仅可以实现 MEB 车型之间的相互通信,还可以通过独立于蜂窝网络的专用通信协议,对交通信息进行捕捉,并对驾驶员进行提醒,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行车的安全。

    数据旅行助手功能(Travel Assist with swarm data)。根据大众官方的表述,这个选配功能可以在高速公路上实现辅助变道,可以理解为高速领航功能。这个功能的特别之处,大众会将此路上已经经过的其他 MEB 车型记录过的信息,反馈到你的车上,大众官方称,甚至可以让你在没有车道线的路上行驶。

    如何理解大众 ID.BUZZ ?

    在国内很多人眼里 MPV 就等于「商务车」或「奶爸车」,因此对于大众出了这么一款车长不足 4 米 8 并且只有五座的 MPV 会感到很困惑,因此对于大众 ID. BUZZ 要结合欧洲的实际情况来理解。

    作为一个很早就步入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地区,欧洲很少有美国那种几个孩子加两条狗的用车场景,同时欧洲的年轻人很少会和国内一样与父母一起住,因此很少有一个车上要坐满 7 人的情况,这个时候两厢车或旅行车是首选,如果对空间有更高的需求,那么便会选择一辆紧凑型的后排可以放倒的五座 MPV ,而大众 ID.BUZZ 刚好符合上述要求,是不是变得很容易理解了?

    但是中美作为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汽车市场,大众自然不可能忽视,因此未来大概率会以加长的 6/7 座车型进入中美市场。车身长度预计将加长到与丰田 Sienna 、克莱斯勒大捷龙一个级别,即五米二左右。

    对此可以说大众 ID.BUZZ 在欧洲还是有机会能够复刻大众 T1 的传奇,尤其是在欧洲燃油车已经「Countdown to Death」的情况下。但是在中美就没那么容易了,尤其是目前国内红旗 、岚图、极氪等品牌的 MPV 已经在路上了,留给大众 ID.BUZZ 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次阅读
    评论
    4赞同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