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关于提车的那些事

    04-18发布于:小米SU7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小米SU7提车日记

    【个人情况】

    坐标广东,工作在广州,老家粤西地区。不是一年两箱油的车主,平时偶尔喜欢周边城市到处转转,活动范围在以广州为中心的方圆500公里内。


    第一辆车是比亚迪的插混,21款的宋plus dmi,110km的两驱旗舰PLUS,当时落地价在18w多。开了大概2年多吧,这辆车,它的特点可以用两个字概括“中庸”。没有明显的短板,作为一辆家用车,很合适。

    驾驶感受吧,低速行驶还好,高速就有点飘,底盘不够稳,也许这就是筷子悬架的通病吧。

    一开始,选择这辆车,是想着它能够满足很多的使用场景,市内出行用电便宜,平时回老家跑高速没续航焦虑,大空间又可以让家人有个舒适的乘坐空间。但后来我发现,很多时候,车都是只有我一个人在开,再加上我一年也没多少次回老家,逐渐的觉得,置换一辆轿车更合适。

    【车型对比】

    在小米su7正式上市公布价格之前,其实我心里也是有很多个备选的。有已上市的,也有准备上市的。内心比较喜欢的主要有三款极氪001,007,领克07emp。


    两款纯电,一款插混。考虑插混其实内心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续航焦虑的存在,不过因为07emp得在北京车展之后才上市,太晚了,就不考虑了。


    001,留意的是we版 100kwh的后驱版本,cltc续航高达750km~即使取70%的续航达成率来算,也有520多km了,完全足够。再加上800v的高压平台,双腔空气悬挂系统,CCD电磁减震,智能魔毯,驾驶感受,立马上升n个level。就是价格来到了26w多,预算有点超了,让我有点不舍得。


    007,留意的是后驱增强版100kwh,cltc续航更是来到了870km!!省内出行基本解决了续航问题。百公里加速5.4,座椅的加热,按摩,通风,全部拉满。价格也很香,23.99,是我重点关注的。


    至于小米,在它的谍照不断传出的时候,它的颜值已经深深吸引了我。车身线条优雅动感,简洁流畅且不失力量和层次感。车头正面的水滴大灯,足显灵动和精致。但是,雷总说,有点贵,不可能9.99,也不可能14.99,也不是19.99,句让我有点想打退堂鼓了。

    喜欢是喜欢,但我选择量力而行。

    九种车漆任选

    【购车】

    时间来到了3.28,小米su7发布会正式开始。全程看完了直播,直到最终价格公布,21.59~29.99。这价格,老实说是有惊喜的,比我预想的低了不少。毕竟前面被雷总做了这么多铺垫,心里价位不断被抬高,这时候来个21.59的起步价,着实让人激动。

    出乎意料的价格

    当晚10点,就奔着创始版去了。我自认手速不慢,在10点刚过几秒就已经点到了支付界面,当点击支付时,却提示我,已经售罄!!没办法只能是先下定其他版本的了,最终锁定了雅灰的标准版。在第二批创始版预定时,我幸运的抢到了标准版。这次我选的是,寒武岩灰+黑色内饰。

    尽显高级感的寒武岩灰

    总结一下,我选的这个标准创始版的一些相关信息:

    配置:2024款 后驱标准长续航智驾版

    落车价:21.59w

    落地价:21.59w+5068.7商业险+950交强险+188驾使意外险

    付款方式:全款

    赠品:遥控钥匙+棒球帽+脚垫

    这里说明一下,保险可以在外面购买,会便宜1000左右。

    保险我选平安

    【新车初体验】

    续航能耗:4.13提车,当今天4.17,行驶了170km,大部分是在市内行使。一开始开的时候,车环境是:标准模式+0动能回收+24度空调+播放音乐,一趟行程下来,表显百公里能耗为19kw。这数字吓了我一跳,之前看懂车帝跟网友直播实测时,市内百公里能耗基本是在11~13左右的。后来想了一下,应该跟我开车习惯以及设置的动能回收有关。于是我将动能回收调为标准,轻踩轻放,这回百公里能耗下降到了12kw,这数字让我很是满意。只是相关的数据显示,目前只能在车机上看,手机app上,还不支持,上面显示的信息比较少,希望后面能够迭代优化。

    我出脚的力度决定了能耗的大小

    车机功能:最让我惊讶的是,小爱同学的智能化程度!无论是空调调节,车子的一些驾驶习惯配置,后视镜配置等等,都可以直接跟它对话来完成,还支持连续指令!看雷总的发布会,上面有说到能够举报前车违规等更加智能的操作,只是目前我试过还不支持,应该得等ota了。有点想吐槽的,是它那个车机上的账号,会莫名其妙的退出,我下次进来的时候,必须重新登陆才行。还有记忆座椅,有时候莫名其妙的移动到一个奇怪的位置,必须我重新调节,包括两个后视镜也是如此。

    乘储空间:我本人身高178,74kg。坐在驾驶位,在座椅没调到最低的情况,右脚往上抬的时候,总会触碰到中控屏幕的物理按键。除去这点,驾驶位的空间还是足够的。中央扶手箱下方的空间,是真的大!我放了遮阳伞,几包抽纸,一个小背包,都还绰绰有余。至于后排空间,坐上去后背部紧靠座椅,双脚距离前排座椅大概还有三拳距离,头部的话,大概一拳,乘坐空间是够的,就是座椅有点短腿部没支撑。

    智能辅助:基于视觉方案+只有84tops算力的标准版,我本来对它的智驾是不抱太大期待的,但是实际结果却出乎意料。我是在地下停车场使用的自动泊车,整个过程,它表现的比我好。提示可自动泊车后,选中泊车车位,它就开始操控方向盘,整个过程速度略微偏快些,一开始让我有点忐忑,但最后都成功泊车了。

    新车舒适性:之前开比亚迪的时候,总是能够闻到明显的甲醛味道,无论是新车还是开了有段时间的。即使买了活性炭,也没法消除。小米小米su7,在我刚提的时候,却没啥味道,没那种很刺鼻的感觉。不过有次,我停放在太阳底下晒了一段时间再打开时就闻到了一些味道,不过相对是很淡的,完全在可承受范围。城市内行使,速度大概在40~60km过程中,风燥是没多少的,但是胎噪就很明显,这里我选择的是米其林19寸的低滚阻节能轮胎,跟这个有关吧。

    驾驶感受:底盘偏硬,过一些坑坑洼洼的时候,弹起的感觉很明显,舒适度偏差。在这方面,max版本的cdc减震+空气悬挂估计会有更好的表现。在使用标准模式行使,加速比较柔和,线性,刹车比较软,跟油车感觉差不多。使用运动模式时,加速明显及时很多,动力也一下子上来了,这时候配上模拟声浪,感觉非常不错。

    提车啦

    细节

    越看越好看

    【总结和建议】

    1、流量大,整车颜值非常高,可以说买这车的人有一大半是奔着颜值去的。平时将车停放在商场,几个小时下来,收到了几十个哨兵的中危事件,不是在围观就是拍照

    2、车机系统非常流畅,无出现卡顿情况

    3、驾驶偏运动,同时兼顾了舒适

    4、有些小细节还需要改进,例如中控屏总是容易触碰到驾驶员的右腿,希望能将中控屏提高一些。另外中控屏不能左右旋转,目前看久了觉得很累


    最后想说一句,你买我不推荐,我买你别劝!!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