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寻常歌311头像寻常歌311头像

    寻常歌311

    小米SU7车主·新提车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内容鉴赏官LV1内容鉴赏官LV1

    【网友质检】小米su7标准创始版提车分享

    04-15发布于:小米SU7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小米SU7提车日记

    【选购背景】

    本人:97年,坐标在北方小县城,老米粉果粉,从事前端开发工程师,关注并乐于体验新鲜科技,且钟爱简约时尚的UI风格。家里也有搭建米家全屋智能,从学生时代抢购第一部红米到入手最新的14pro钛合金版,可以说是比较忠实的小米用户了。

    预算及选车:人生第一辆车,着急用,预算为25±。在入手小米su7前计划选购特斯拉mode新3,原因为喜欢特斯拉的交互,和其工程师的小创意,且销量也能打比较放心。


    提车


    提车内饰


    【选车对比】


    车型对比

    小米三款车里,我计划入手的是pro版本,原因如下:

    1.拥有完全版的智能驾驶,未来可以体验更多能力。只有pro及其以上的版本才拥有激光雷达,才拥有最精确的探测,也才能享受城市NOA导航,并且该雷达无法后期选购或升级。

          个人认为该车未来的OTA升级,很多智驾功能都要依赖激光雷达,标准版的纯视觉方法不管官方怎么说,未必会保持稳定的更新迭代,所以激光雷达还是很有必要的。


    2.电池容量要更大。是标准版的100km+,个人认为新能源车的续航容量还是十分重要的,充电频率能少就少,特别是在北方,冬天受环境buff影响续航严重受限。还有就是雷总说了能耗调教不如特斯拉,那电池买大点准没错。


    3.电动尾翼。装B必备,没什么好说的。


    4.max性能溢出,价格超出预算。个人只喜欢体验软件功能,并不追求运动赛车的推背加速度。或者说,本人喜欢主动安全,开车主打一个安全速度小心谨慎,因此max的超快提速以及附带的运动功能,对本人毫无吸引力,也丝毫不需要。


    综上所述,只加三万获得这些配置,个人认为针对于家用的情况,性价比较高。另外个人认为如果这辆车计划用很久,不存在开一年半年就置换的情况,那就不要考虑贬值问题,应该考虑的是在预算金额内,短期内不会落后的,小米作为科技公司,软件层面上有保障,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硬件上达标即可。再说了,车哪有不贬值的。


    因此我是在28号发布会结束,先选购了一台小米su7 pro版本,但是由于女朋友十分喜欢小米su7的外观,且排产太晚要到六七月份。恰逢在4月1号有第二批的名额,于是乎就抢了一下,计划若能抢到哪个就算哪个,最后在12点18分侥幸成为了尊贵的小米su7 标准创始版海湾蓝车主。


    之后汽车4月8号到店,4月10号在天津交付,因为天津现在有几千的购车补贴(快结束了兄弟们快去领,15-25是3k补贴,补贴是云闪付银联官方的,打开云闪付搜天津购车即可,店里工作人员也知道怎么操作)


    最终花费:裸车21500,加保险5200+,上牌20,共计22个左右。

    店里保险不贵,老家虽然能便宜几百,但是打电话据说有区域保护不能上,所以就干脆在店里上了。


    【驾驶感受】

    续航能耗:从献县服务区到邯郸小县城,全程高速120,时不时体验一下20秒超跑模式,共计跑了295km左右,耗费56%的电,这个说的过去,达成率还可以吧。


    充电时间:在服务区的快充充电桩40分钟充了50%。在家里用小米的那款便携车充,大概25小时充满(家里13A,220V),这个充电速度个人认为还行,满足现阶段的使用。但是电池的容量和续航这玩意要用的久了才能体现它行不行,所以且看看吧。

    服务区快充桩半小时补能50%


    在家使用便携充电器充电时间太久了


    所使用的原厂便携充电器

    辅助驾驶:需要看视频考试才能使用。我还没时间考试,所以暂未体验,但是看车友群里,大家都说这个智驾特别是代客泊车相当不错,我很期待,但是我对我这个标准版没啥信心,因为使用感觉是屏幕上的车辆识别真的没有max版本灵敏、感应范围远。前段时间正对着太阳开,还经常会把太阳识别成红绿灯,这大抵就是纯视觉难以解决的问题吧,唉,激光雷达真的太重要了,我太遗憾标准版没有激光雷达了。


    车机评价:首先是页面UI交互,车机上继承了MIUI一如既往的优雅简约的设计, 个人还是十分喜欢的。App上继承了九号电动车的交互,可能是同一个交互设计师,真是闭环了😂。然后在车机的使用上,正常操作还是比较流畅的,就是查不到车机的配置参数,问了销售销售说是16G运存+256G存储,这个配置目前还是足够使用的,而且前不久在社交媒体刷到有人拆机,拆出两块4090的芯片,再加上骁龙8295,我目测小米这个车机配置还是相当可以的。 我准备等他开放第三方下载了,去下个金铲铲跑跑试试玩玩,最近沉迷下棋无法自拔。

    车机配置

    对了,还发现手机钥匙感应不稳定,当我拿着苹果手机和车保持一定距离不远不近的时候,车会一会儿开锁一会儿关锁,就像抽风一样,而小米机没有出现这个问题,并且小米还有关于信号不稳定的解决按钮(苹果没有这行字也没法点击)

    疑似只有安卓才能更好的兼容



    乘储空间:本人180,女朋友150,我们两个人坐前坐后都OK。我女朋友坐主驾,后面的水平空间堪比suv。 我的话垂直空间也还行,差两指碰到头。作为五座车,带上家人朋友也是完全足够。我的观点是轿车就和轿车对比,SUV就和SUV对比,拿轿车和SUV比属于碰瓷,因此我认为在同车型,这个空间是妥妥的,不说领先到极致,但是也不是最烂,说得过去,那么就足够了。  前后车厢也都可以,前面据说可以养鱼😂,后面我放了一整套户外折叠桌椅和一次性烧烤道具以及便携充放电器,合理摆放后,剩余空间还是有的,满足日常的使用,总之已经期待周末去河边BBQ了~


    隔音异味:胎噪较大,单层玻璃终究不太行。车里倒是没什么异味,而且车里可以打开净化系统,更是进一步免除了异味的产生,把异味快速消灭。还有就是模拟音浪感觉没有max声音大,官方也说了确实如此。这我是不太接受的,毕竟模拟音浪作为一个标配的功能,凭啥标准版的声音这么小呢,一开始也没说呀!


    驾驶感受:挺稳的,开起来也蛮快的,和特斯拉差不多,音浪有一点但是十分有感觉,真是小时候玩lol换肤盒子,长大了玩小米模拟音浪😋 ,个人开车慢,就不过多评价了,因为我真的对这块不敏感,我觉得车能开,我低速开的稳就行,相对开快车,苟着开慢车一定不危险!对了,屁股太大,倒车的时候从后视镜着心里没底。


    零百加速:在县城空旷封闭路段试了一下,约6秒,并没有官方宣称的5.X秒。不过也差不多,毕竟环境因素不可控嘛,这个加速度在小县城已经几乎是没有对手了😄。


    车里配置:这个半导体的冰箱空间真不大,也就放两罐雪碧了,实际意义不大。上面的抓手是带子的,给人一种四不像的感觉,感官上有点廉价。。玻璃确实是防晒,但是热也是真的热。。。前车窗太透了,看的太清楚了。。25个音响感觉差点意思,放一首7D的环绕音乐,并没有特别强烈的环绕感,甚至不如朋友十来万的大众,比亚迪。。


    周边配件:目前只入手了便携充放电充电枪、头枕这两个。便携充放电充电枪挺好用,回老家的时候接个插座就能充(虽然充的很慢),还支持放点,这下子可以出去玩的时候,带个电磁炉带个投影仪享受生活了~。头枕很软很舒服。

    没买的周边里,其中手电筒感觉用处很小,手机本身就有手电筒的功能;拾音灯即便不放音乐也会监听周围的声音从而闪来闪去,感觉很影响驾驶的注意力;平板支架好像只支持小米最新的6S,ipad好像也限定尺寸,并且没有办法无线充电,有点鸡肋...

    这批周边更像是官方打个样,期待第三方有更多创意实用的产品配置。


    智能座舱:个人感觉没啥意义,和我家里的智能设备可以构成联动,但是不核心不必要,对于家里已经有基本成型的全屋智能的话,更是鸡肋(比如回家这个场景,用户已经通过智能门锁,或者手机位置,或者人体传感器配置好了)。发布会上展示的场景还是太特定了,太局限了。我目前只能说是期待官方以后的升级 以及 大佬的奇思妙想吧。 


    【个人总结】

    上牌车检

    作为我的第一台车,标准版各个基本功能都具备,基本满足我们的用车需求,价格也实惠,如果不追求急速,对智能不感冒,这个标准版也不错。


    比较可惜的是没有创始pro版,无法体验更加丰富的NOA驾驶,特别是800V和激光雷达都只有max才有,但是max真的是运动性能过剩太多了,对于家用,如果这两点能下放到pro版就真的太好了。


    而max,有一说一,性价比确实很高,2.7s的零百加速可以不用,但是一定要拥有。如果大家预算充足,还是一步到位直接上max吧!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