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大雄hh头像大雄hh头像

    大雄hh

    坦克400 Hi4-T车主·车龄半年

    • 内容鉴赏官LV5内容鉴赏官LV5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精英创作者LV3精英创作者LV3
    • 登录大师LV5登录大师LV5
    • 懂车评论员LV3懂车评论员LV3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一年一行,悠悠返乡路

    02-16发布于:坦克400 Hi4-T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2024春节返乡路

    新年快乐!龙年大吉!我是坦克400圈主大熊hh,从11.29日提车以来确实还没有真真正正跑过一次长途去感受坦克400,这次借着春节探亲回家的契机,得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悠悠返乡路上的驾车感受!


    🚗 车辆介绍

    我的车型是坦克400超能版,没有选越野包,因为我不是重度越野用户,可能也就需要一个AT胎,后续自己买就好了;选择了红色内饰,是因为感觉黑色内饰有点太朴素了,很喜欢特别一些的内饰颜色。

    作为一款混动车辆,也是坦克系列第二款混动车型,和500一样搭载了37.1度的电池,官方的满电续航105km,除了电能驱动,这款车还拥有了252p马力的四缸发动机,百公里油耗是最低9.5。

    这一次终于有时间让我测一测这款车的真实油耗。


    驾驶感受

    我这次是混动标准的模式,也就是我们常用的模式,在这个模式有电的情况下优先使用纯电进行行驶,出现深踩油门,急加速超车以及车速达到120的时候,发动机就会介入得以提升动力满足驾驶条件。

    由于是在高速上存在风噪原因,因此发动机的介入并不会感觉得到噪音,除此之外能够感觉到油门踏板变得更深沉一些,踩下去会变重一点点但速度提升非常快,可以说这就是得益于p2架构。

    在静音方面是我最满意的,这款车的双层夹胶玻璃使得静谧性非常好,拿以前的车来对比,这款车的140风噪相当于我以前的车或者说其他试驾的单玻璃车120甚至100的风噪感受。音乐全程只需要正常音量就可以,根本不需要调整音量来减小对耳朵的刺激。

    直线加速不管是纯电情况还是发动机介入时动力感受游刃有余,而且并没有换挡的顿挫感,转向也没有感觉到虚位情况。刹车可能有一点点偏软,类似于奔驰的刹车踏板感受,踏板前期制动有一种不太灵敏的感觉,我在高速拥堵的时候由于智慧巡航不会刹停,并且提示我踩刹车制动,我在80速度左右踩差点追尾,因为提示的时候于前车很近了而且刹车前期制动效果不够,但最后一脚深踩确实感觉得到很稳,也算是避免了一次追尾。


    🎈油耗表现

    这次回去娘家探亲总共323公里,从成都双流区前往阆中市,这几天过年确实天气大好,室外温度18左右。

    总行程

    这一次我使用最常用的混动标准来测试,出发的时候满油满电。

    满油满电,模式为混动标准

    空调的话设置为22度自动,只有一开始开了副驾三挡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后面不一会儿就关了。

    空调状况

    这一次回去总共出现了两次拥堵情况,但基本上都是5分钟左右,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有车砰砰砰了。

    出来大概50公里就出现了第一次拥堵,左侧车道出现事故导致的。


    第二次拥堵也就刚刚过去十几公里,基本上5分钟之内就畅通无阻。从这以后一路畅通,平安到家。


    因为出门的时候是满油满电,全程就没有出现充电和加油情况,直接到达了目的地。


    最终的油耗测试比想象中的好太多了,导航预计1点10分到达,但实际12点20分就到达了目的地,最终油耗表现8.2真的太惊喜了,可以说2.7吨的车能有这个油耗表现对我来说真的非常满足。


    🚠辅助驾驶

    这次也测试了一下坦克400自带的自适应巡航和智慧巡航,也感受了一下他们之间的差异。主要的差别其实就是自适应巡航不会识别车道,无法根据车道进行居中行驶,但智慧巡航就可以做得到。


    整体来说智慧巡航确实在高速上带来了非常不错的体验。能够自动识别前车,尤其是车道有人超车的时候反应也十分迅速,能够马上降低车速防止追尾的发生,当前车驶离当前车道时候,系统马上能够反应并迅速加速。


    但有一次拥堵的时候,我感觉得到智慧巡航并不会主动刹车到刹停,前车刹停的情况下我本以为400也会自动刹停和自动跟随,但在非常接近车辆的时候车速还在70码,我那个时候也已经准备好主动介入了,之后车辆提示请使用汽车制动,我马上一脚急刹。所以400应该不支持自动刹停,还是需要人工介入,这一点希望能够优化。


    除此之外,我可能也不清楚怎么调节和前车的距离,在使用智慧巡航的时候感觉和前车距离过大,导致其他车辆经常插入车道并被迫减速。


    但对于辅助功能来说,基本上在单车道的行驶坦克400已经能够做到了,也希望以后的智慧巡航能够支持自动变道和自动进闸道,实现和理想一样的高速NOA,让我们高速出行更轻松!


    年货装满

    这次回去基本上是空箱子回去,满箱子回。过去的时候因为只打算呆3天左右,所以不需要什么换洗衣服,简单带了一点特产把推车拿上就直接出发了。


    但回来的时候确实后备箱装的满满的特产,菜籽油,米,腊肉应有尽有。坦克400的后备箱明显还有非常空旷的位置,从空间大小来看,一家五口的行李箱还是轻轻松松的。最机智的就是出门带上了推车!


    🚘用车总结

    这次出行,也很大程度验证了坦克400虽然是一款越野车,但在家用程度上也不虚于家用SUV。

    最满意的依然是整车的静谧性,在高速达到120甚至140的风噪在双层的夹胶玻璃下依然能够让耳朵有一个非常好的体验,我确实想不到这么庞大的车身和并不流畅的风阻造型能够让乘坐空间异常安静。

    其二就是油耗表现非常棒,再贴一个回成都的油耗,甚至比去的时候更低。但是因为回成都的时候有一点累,就稍微眯了半小时并补了20度的点,相当于多用了20度电,所以油耗表现更低。

    阆中回成都油耗

    当然了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或者需要提升的地方。

    1. 在智慧巡航的时候,需要较重的力搭在方向盘上面,我全程都是手持方向盘的,但确实会时不时提示手持方向盘警告,个人感觉这个阈值可以调整一下。

    2. 智慧巡航能够支持调整前车距离,太宽的距离导致其他车容易插入车道造成减速频繁。

    3. 继续升级一下智能辅助,能够支持自动刹车和前车跟随,支持自动变道和闸道转弯。

    4. 每次驾驶结束以后,熄火能够主动弹出本次油耗表现,不然确实容易忘记查看油耗信息。(就是上面那副图)

    5. 主驾按摩启动之后能够保持开启状态,在高速上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打开一次,真的有点麻烦了。


    最后,依然希望坦克越来越好,也希望更多人能够加入我们坦克军团!

    作者提到的车系:


    • 我提车加满油62升,702公里续航,跑了几天混动,车机显示油里程跑了只有300多公里,总里程1047公里,市区、快速路、高速各1/3吧,现在油只剩18升续航160公里,这油耗得14个多了,不知道是我开的问题还是模式没用对

      评论发表于02-17
      • 没开对,我过年期间7天跑了3200公里,全程馈电,不过才是10.5的油耗,高速基本顶着10%限速跑,你是不是开运动模式了

        回复发表于02-17
      • 没开运动,就是混动标准,头几天充电桩没安用油跑的,这几天基本纯电跑的,没电了用点油

        @四叶草118931216没开对,我过年期间7天跑了3200公里,全程馈电,不过才是10.5的油耗,高速基本顶着10%限速跑,你是不是开运动模式了

        回复发表于02-18
    • 满油满电混动模式开了快300公里到家后,电量还有多少,设置了保电吗

      评论发表于02-16
      • 混动标准模式油耗最低,但是不适合长途驾驶。电耗太快,很快馈电。高速应当智能标准,极度舒适。以油为主电为辅助,两三百公里在8升左右,电量到30%后油耗基本在10升左右。

        回复发表于02-17
    • 辅助驾驶可以在跑长途的时候,做到单车道跑直线开好就差不多了,主要是缓解一下疲劳。但智慧驾驶,让车智能变道、超车、刹停之类的,即使是目前最厉害的智能驾驶,也有出意外的时候,不能依赖,也不建议做长城智能驾驶路上的小白鼠。

      评论发表于02-17
      • 过年2700公里,一个人两天,新疆回陕西,就全程智慧巡航,第一天一个人开车跑了1520公里,还算好用,就是不知道咋调节跟车距离,总被人插队

        回复发表于03-14
    • 夕木丷头像夕木丷头像

      夕木丷

      奥迪A4L车主·车龄4年

      • 登录大师LV5登录大师LV5
      • 懂车评论员LV3懂车评论员LV3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 懂车智多星LV3懂车智多星LV3
      • 图文爆款大师LV1图文爆款大师LV1
      • 内容鉴赏官LV5内容鉴赏官LV5

      老哥140噪音大不大?

      评论发表于02-16
      • 第1个问题,最开始我也以为较重的力搭在方向盘上,我喜欢单手,后来发现车机提示时轻轻晃一下方向盘就好(高速轻微晃一下,不影响方向) 第二个问题,车距显示三道杆,可以调节为二道,一道,到我觉得车机毕竟不能完全相信,所以我调节为三道 可以试试

        评论发表于02-16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