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无法拒绝的奔驰“平替”——二手奔驰 SLK200

    爱车的诺诺头像爱车的诺诺头像
    爱车的诺诺05-17

    奔驰的敞篷跑车系向来是运动与优雅的代名词。一切的起点当从鸥翼传说300SL说起,只不过作为W198赛车的公路版,管状框架底盘、大量的铝材覆盖件,干式油底壳的M198引擎都和走量没太多关联。


    之后1955年推出的190SL可以看作是300SL的走量版本。其舍弃了赛车专用的管状框架底盘换用W121轿车的底盘并搭配更经济的M121四缸引擎,但190SL的基础造型、工程设计、内饰细节则与300SL高度共享。


    简单来说190SL就是照着300SL的样子做了一台底子完全不同的“贫替”产品,自己借鉴自己也不算抄袭。其后190SL不断变大变强,也就是后来历史悠久目前香火还在延续的SL车系。


    可能历时过于悠久,奔驰对于SL的定义也逐渐模糊。官方曾一直在Sport Leicht和Super Leicht间反复横跳,直到2017年偶然从自家档案中的发现了关于SL简写的明确定义,Super Leicht才成为唯一的官方解释,百年车企的命名还得靠考古。


    1995年推出的SLK级可以说是190SL的传承续作,铭牌sportlich(运动)leicht (轻便)kurz(紧凑)所赋予的含义回归本源,这是一台走量的紧凑小跑。其二代车型在国内还是挺常见的。


    2011年推出的第三代SLK可谓传承的巅峰之作,外观与内饰上充分借鉴了自家超跑SLS AMG的设计元素,而SLS AMG则是300SL的精神续作,这一刻是不是一切都呼应上了。


    比较戏谑的是在5年短暂的产品周期后,SLS AMG被舍弃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鸥翼车门,换装排量更小的4.0T双涡轮增压M178的AMG GT所平替。而SLK车系三代而终,又一次尘封进历史的长河里。后面的SLC只不过是末代SLK中期改款后响应家族命名规则的公式化产品罢了。前些日子得知宝马已无Z4的后续开发计划、奥迪的TT也早已停产,德系小跑车的时代即将画上句号。


    不同于上一代那种收缩紧绷的力量感,这代SLK的线条更显舒展笔挺。在轴距没变三围尺寸也近乎一样的物理指标下,这代SLK看上去比以前大上了一圈。


    饱满的后叶让整体的线条更倾向于传统的双座小跑车,只不过没有Z4那么彻底。


    尾部延伸出去的扰流结构无论关篷还是打开都有着协调的车身线条。我相信这些更多是实用性的考量,顶篷收纳时225L,展开时335L的行李舱容积说明了这一点,这也符合奔驰一贯的造车哲学。


    既然提到了Z4,肯定有不少人对两者的驾驶性产生了兴趣,沉稳与舒适为主旋律的奔驰造的小跑开起来究竟与驾驶标杆宝马有多大差异。纯主观论点,仅一家之言。就拿相同功率级的20i Z4来说,N20极早到来的峰值扭矩和换挡迅速的ZF 8AT明显感觉更加躁动。奔驰的M271在1800转到来的峰值扭矩和慢条斯理的7AT更加线性易于驾驶。如今红绿灯起步都不一定跑得赢电动TAXI的绝对动力面前,二者的差异更多是驾驶风格的差异。


    因为引进国内的版本都无缘动感操控配置包和自适应悬挂这两个进阶配置包,操控与底盘方面只能聊聊眼前的。短小的轴距和偏硬调教的悬挂还是很容易让你感受到这是一台小跑车。方向指向性很好,路感反馈算不上丰富但相比同期奔驰轿车那还是要直接不少,属于开起来较为轻松的那类跑车,毕竟奔驰式的驾驶乐趣是温顺随和的,不会对驾驶员的技术提出过高的要求。


    内饰部分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SLK几乎照搬了SLS AMG的内饰设计,可以说是奔驰包豪斯内饰风格的集大成之作。


    得益于这一时期奔驰内饰的等级还没有那么森严,区别更多集中在装饰点缀的材料上,因此质感做的也是相当接近。


    深色糖塑工艺和亮色金属饰板的搭配也经得起时间的沉淀,毕竟精致的机械感永不过时。


    虽然没有外面的AMG车身套件,但方向盘还是保留了新款平底AMG的样式,养眼不说、握感一流清爽不油。


    标配了带加热和记忆功能的运动型座椅和暖风围脖,奔驰式的驾驶乐趣还是那么细致入微。


    主驾坐垫这也近乎看不出使用痕迹。


    整套内饰明显一点的瑕疵就是中央通道金属饰板这块了,好在不在驾驶视线范围内,而且不细看也不那么容易发现。


    不到15万就能拥有一台16年上牌、一手低里程上佳品相的奔驰小跑,奔驰式的驾驶乐趣和极富质感的内饰让人欲罢不能。在涡轮Z4价格依旧居高不下的现在,末代SLK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次阅读
    1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