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每家车企都想养一个璩静

    autocarweekly头像autocarweekly头像
    autocarweekly05-13

    文|鐵西區的李子


    1


    竟然有很多人觉得璩静说得对。


    而且那些人觉得没毛病的恰恰还是“我不是你妈”、“我只关心结果”、“我们只是雇佣关系”这些不拿人当人的话。


    且不论现代社会,多少互联网公司,离职员工都要拉个群联络感情,员工创业还会给予投资维系关系。


    即便是历史上帝制王朝时期,权臣多了去了,他们可不总是皇帝的爪牙。远的不说,就看晚清,剿灭太平天国之后,慈禧看着湘军系就焦虑,于是安排自己人马新贻调任两江总督,刚两年就被干掉了,慈禧也不敢拿曾国藩、曾国荃怎么办。1900年慈禧向十一国宣战,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封疆大吏共同商定“东南互保”,置身事外眼看着满清政府被打得屁滚尿流,事后慈禧照样不敢拿他们怎么样。


    来自《投名状》


    更何况璩静从根子上就搞混了,她和下属可不是“雇佣关系”,而是“同事关系”,李彦宏和她才是雇佣关系。


    即便是雇佣关系,还说古代帝制时期,拥有至高权力的皇帝还要时不时跟大臣唠唠知心嗑、婚丧嫁娶时随个份子呢,大臣和下属也照样是这样的相处方式。皇帝和大臣搞好关系,权力才能更稳。大臣和下属也要搞好关系,才能让皇帝不敢随便弄他们。


    底层当然不能信高位者“咱们都是家人”的那套蛊惑,但高位者要是连那套蛊惑的样子都不做足,又何尝不是作死。


    江湖都不只是打打杀杀,职场又怎会只是雇佣关系。


    更不要说那套“职场取舍”的歪理。璩静说自己不记得儿子的生日和年级,用以证明自己工作全情投入、员工就应该自愿当牛马。唉,大家知道煮肘吧,自称“中国首父”那位,他连自己孩子的名字都不记得。除了暴露凉薄的本性之外,什么也证明不了。


    2


    璩静这事出来之后,大家都说:百度的公关一号位亲自给百度制造了一起危机公关,莫大的黑色幽默。错了啊朋友们。璩静这是焚身以火、献祭自己为百度做了一场最好的公关——虽然并非自愿。


    百度这10多年来,不论社会责任还是企业发展,名声从来就没好过。璩静这事儿一出,它们却拿出了一场堪称教科书式的危机公关——二话不说,直接将璩静逐出公司——没错,这是真正教科书式的危机公关,即便百度连一个声明也没发。


    消息流出之后,各大网站上网友给百度的留言简直不能更友好了,甚至有人说:璩静不能代表百度,百度内部是以人为本的。你敢信?百度都不敢信。


    危机公关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做的公关。承认错误,立刻整改,舆论立刻就会扭转风向。远的有海底捞餐厅卫生事件,近的有祭奠胖猫奶茶外卖送白水事件。前一件事海底捞道歉加透明厨房整改,后一件事蜜雪冰城道歉加闭店整改、十倍赔偿,都是叫好声一片。(倒是那些非要往外推卸责任泼脏水、加一句“听信个别取餐者说都是空包”的快餐品牌,透着一股鸡贼。)



    回过头来看,汽车行业的危机公关一直做不好。


    不管是4S店这样那样极为恶劣的问题,车型可靠性这样那样不可靠的问题,又或者安全性上这样那样后果极为严重的问题。别说承认错误、立刻整改,很多已经发展成全民关注的公众事件,车企甚至都不发声明、不做处罚。


    原因也不难得出,汽车行业太复杂。车企开一家4S店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远不是快餐店可比,车企与经销商的利益联盟也远不是加盟这么简单。产品出了问题,一时半会改不过来,改回来则更免不了伤筋动骨和大量成本。


    所以咯,它们自然会推卸责任,不承认有问题。也正因如此,汽车行业鲜有典型且让人心悦诚服的危机公关,反而更多是追究竞争对手的黑公关。究其原因,车企不好甩锅,没有那种纯天然的接锅一号位。


    3


    璩静这套要流量的玩法学的是汽车行业和雷军、周鸿祎。这一点显而易见。公关人有这种热情也是顺理成章,毕竟本质工作就是搞语言、搞文字的,长期下来一定会有让更多人看见的欲望。


    问题在于,公关只是营销的手段之一,而非营销本身。不论危机公关还是形象公关,核心手段都是潜移默化、四两拨千斤,它天然有欺骗的属性,甚至天然有干脏活的属性。工程师、设计师、广告商等等这些职业是创造性的,ta们想出名顺理成章,企业捧ta们也有利可图,但公关不行。


    公关更不是老板。老板是奠定公司的人,在公众眼里有“成大事不拘小节”、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这块免死金牌。这当然不是说ta们作恶可以免责,而是那些人有手段可以转嫁责任。


    “一门里,有人当面子,就得有人当里子,面子不能沾一点灰尘,流了血,里子得收着,收不住,漏到了面子上,就是毁派灭门的大事。”搞清楚当里子的宿命是什么,搞清楚当里子干的究竟是什么活,要不要当这个里子——


    这才是真正的职场取舍,甚至是道德取舍。璩静根本没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她自己志得意满、风风光光地走上了接锅一号位。


    来自《南山的部长们》


    李想被流量反噬,并不是新造车的首例。往前数几年,李斌提起保时捷工厂的时候,何小鹏提出制造与运营论的时候,都曾经被爆过,只是后果没有那么严峻而已。这一轮雷军、周鸿祎大肆利用流量,而老一代的新造车和传统车企领导人都只是相对保守地刷脸,未尝不是考虑到了这一层因素在里面。


    而璩静这样的非核心部门员工,往好听了说是高管,如果想要打造个人品牌、兴高采烈上社交媒体上要流量,事实上是李彦宏们乃至周鸿祎们最乐见其成的事情。没出问题,企业受益。出了问题呢,就像先前说过的,很多大型公司——尤其是车企——组织结构复杂、应对危机进行公关处处是掣肘,本就发愁欠缺接锅一号位的角色。


    流血没收住,漏到面子上了,面子会怎么做,这还用猜吗?做公关的,心里得有点数。


    封面图片来自《一代宗师》

    次阅读
    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