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2024Q1新能源品牌销量走势

    统计了一下今年第一季度 16 家主流新能源品牌的销量走势,可以将其分成三大类:
    - 插混车企取得了全面胜利,销量较去年 Q1 普遍有大幅增长;
    - 纯电车企则两极分化趋势明显,一部分车企通过性价比获得了涨幅,另一部分车企则陷入了销量倒退的困境。
    1)插混车企的全面胜利,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在目前的技术下,作为过渡方案的插混在产品力和性价比上均展现出了优势。
    20 万元以下的插混市场,除了比亚迪继续占据统治地位以外,吉利银河、长安深蓝和长安启源也挤了进来。
    传统车企凭借着规模优势和在发动机上的积累,在 20 万以下插混市场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不过高端插混领域,依旧是问界和理想的天下。
    相较而言,理想汽车在 2024 年 Q1 将重心放在了纯电 MPV MEGA 上,忽视了 L 系列的宣发,运营节奏失误导致销量增长并不及预期。
    问界没有给理想喘息的机会。从问界新 M7 改款降价,再到旗舰 M9 上市交付,配合全国都能开的智驾以及 Mate60 带来的流量,问界销量迅速攀升,夺下了理想新势力销冠的称号。
    同时,问界的成功也打破了「增程车主更保守、不在乎智驾」的刻板印象,问界的智能化体验也让纯电车型的独有优势开始消失。
    2)除了问界、理想之外,岚图也实现了销量上涨。
    一方面,面向商务人群的 MPV 岚图梦想家拥有纯电、插混和增程 3 种能源形式,在 MPV 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岚图新 Free 以 26.69 万的价格标配空悬,靠着性价比逆转了此前的颓势。
    和插混市场的火热相比,纯电市场则稍显冷清,有 4 家车企出现了销量同比下降的情况。
    特斯拉作为最大的纯电车企,在经历了几年的高速增长后迎来了销量下滑。2024 年第一季度,特斯拉中国零售销量 13.2 万辆,同比下降 3.64%。
    特斯拉销量下滑的核心原因,在于性价比变低。
    2023 年初,特斯拉 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 一口气降价 3.2 万来到 22.99 万,引爆了中国市场的价格战;6 月,为了在新车上市之前清空库存,Model 3 更是降至 22.39 万,比 2019 年刚进入中国时整整低了 20 万。
    然而焕新版 Model 3 发布之后,价格又上涨至 25.99 万,目前价格为 24.59 元。
    3)定位 20 万以下市场的埃安和哪吒,一定程度上受到了 20 万以上市场降价的冲击。
    比如车长近 5 米的比亚迪汉 EV 售价下降 3 万至 17.98 万,一定程度上也会分流埃安和哪吒的潜在用户。
    除此之外,网约车市场的冷却也是埃安销量下滑的原因之一。
    4)除了上述四家车企以外,零跑、极氪、小鹏、阿维塔、智己几家纯电 (纯电销量为主) 车企均实现了销量上涨。
    其中涨幅最大的是零跑,销量较去年 Q1 翻了 3 倍。
    虽然零跑的纯电车型销量高于增程车型,但是主要的销量增长来自于去年 9 月发布的增程车型。
    零跑的销量构成中,有 9433 辆为 4.99 万起售的零跑 T03,在 10-20 万的产品中,纯电和增程的比例为 7:5,新增的增程车型为零跑提供了额外 30% 的销量。
    极氪、小鹏、阿维塔、智己 4 家纯电车企销量上涨的原因则更为简单直接——性价比。
    新款极氪 001 不仅增配还降价 3.1 万,将起售价拉到了 26.9 万,同时还推出了 20.99 万起售的极氪 007,全系标配 800V 架构。
    小鹏推出 19.99 万起售的 G6 和 35.98 万起售全系标配后轮转向的 X9,并将 P7 的起售价逐步降低至 20.99 万。
    阿维塔不仅推出了 26.58 万起售的阿维塔 12,还将阿维塔 11 的起售价拉低至 25 万的水平。
    智己同样推出了起售价更低的 LS7 和 LS6,并且还将智己 L7 的价格再度降低 3.89 万元,相比 2022 年上市时起售价累计降低了 10.89 万。
    加量不加价,几乎成了今年纯电车企的唯一选择。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