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八闽汽车:曾经福建造车的希望,沧桑60年却最终没落

    北城观车头像北城观车头像
    北城观车2021-08-24

    提到福建的造车企业,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东南汽车,其实早在东南之前,福建还有一家车企,造车历史长达60年,可惜最终还是被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八闽汽车,始建于1950年,最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修理连,隶属于南京军区,主要任务是军车零配件生产和车辆保养大修,1955年迁至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徐家村,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省军区汽车修理厂,1960年更名为解放军福州军区543厂,1965年7月改为7427工厂,隶属解放军福州军区后勤部管理。

    改革开放后,7427工厂开始生产民用车,并同时对外更名为国营福州市八闽汽车厂,1985年福州军区建制撤销,工厂划归南京军区后勤军需生产部管理,1986年2月,并入国营福建八闽汽车总厂。

    1988年5月,八闽汽车与北京燕京、湖南长丰、郴州南燕等,共同成为了行使军队汽车工业归口管理职能的集团化公司金燕公司中的一员。

    和同时期的其他企业一样,八闽汽车厂的早期产品也是依照北京212打造的车型,包括五门版的BM212A和三门版的BM213A以及CAQ051轻型越野车,后来,八闽汽车又陆续推出了BM213A的升级版车型BM2022轻型越野车。

    此外,八闽汽车还在212的基础上,以奔驰W123的外观为原型,打造了一款皮卡和一款旅行车,其中皮卡和旅行车为BM2022A,皮卡豪华版为BM1020KHA,旅行车豪华版则为BM6480,这中间还有一个BM1020KH。

    不过,虽然外观和型号千变万化,但是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底盘和发动机,据了解,这些车除了底盘都是基于212外,发动机搭载的也大都是BJ491EQ1的2.4L汽油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76千瓦,峰值扭矩172N·m,也是依照BJ212发动机打造出来的,最高时速可达120公里。

    1987年,随着发展,八闽汽车厂有了较大发展和强劲的实力,后来在解放军后勤部车船研究所的协同下,推出了军地两用的CJY6420,整备质量1.8吨,车身尺寸为4490×1780×1900mm,轴距2500mm。

    这款车外观以三菱帕杰罗为模仿对象,但底盘却是以BM213A为基础的212底盘,动力方面也是老样子的2.4L四缸发动机,包括后来推出的CJY6420E,依旧保持不变。

    推出的第一年,CJY6420就生产了190辆,并于第二年3月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还投资了1000万元新建了检测、总装、涂装3条生产线,还以此为基础,后续推出了9款轻型越野车,成为了国家的定点厂。

    就是这么拼凑起来的一款车,却破天荒的一次性出口到了卡塔尔1000辆,轰动一时,也不知道卡塔尔的小伙伴开起来是什么感觉。

    除了轻型越野车及其延伸产品,后来八闽汽车还陆续生产过CJY6885系列大客车、BM5066系列专用车以及CJY6850、CJY6851系列客车底盘等。

    当时的中国造车产业,虽然刚刚起步,却是一个非常丰富多彩的阶段,大约有超过200多家的汽车制造商在中国,不过这也造成了供大于求的情况,绝大多数的品牌年产量只有区区几百台,再加上当时大多数汽车只能在省内销售,所以最终很多车企走向了破产,八闽汽车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受相关政策以及市场竞争的影响,八闽汽车已经濒临破产,2000年的销量只有区区的176辆,无奈之下,福建八闽汽车总厂转交地方管理,由中国蓝星集团接收,不过转交后并没有什么起色,2002年销量已经暴跌到44辆,2003年更是惨到了只有5辆。

    2010年12月,难以为继的福建八闽汽车总厂正式宣告破产,从始建到倒闭的沧桑60年,又回到了原点。

    2011年2月23日,经过政府研究,决定在八闽汽车原厂址上,成立属于荆溪镇的大佳社区居委会,至此,八闽汽车的最后的一点历史,也被抹去了,仅存了一点,留在了老一辈的记忆中了。


    感谢关注!我是北城观车,为您讲述汽车圈的故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指正。

    .万次阅读
    170评论
    299赞同
    收藏
    分享
    170评论
    299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